从1984年第一张声卡的诞生到现在,声卡历经风雨已走过25年。由简单发声,到支持192kHz/24bit,从硬件波表合成,到多声道实时音效合成,每一步都精彩万分。声卡的出现,还改变了生活,录音方式变了,数字录音变为主流;音乐欣赏习惯变了,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再用碟机放音乐;通讯方式变了,现在可以和朋友语音聊天而无需担心高额的花费;教学方式也在悄悄转变,多媒体教室也越来越普及……人们的生活因此改变,变得更加多姿多彩。
正如每一场革命发生以后,便注定会有无数的先烈与笑到后的人。声卡从诞生至今,也历经无数的生生死死,很多公司加入到声卡业务的竞争当中,并为之做出重大贡献,也有很多公司因为经营或者其它方面的原因倒在了战场上,或者无奈的退出竞争,这其中不乏世界顶级公司的身影。声卡本身也历经了弱小到繁荣,繁荣到衰落,其中有很多值得称道或叹息的经典案例。声卡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,与机箱内的其它硬件不同,声卡优劣的鉴定中还夹杂了很多不可量化的感性因素,因此声卡变得非常独特并具有魅力。它的生命周期很长,一张声卡使用三五年甚至七八年都很正常,而这对更新换代极快的CPU、主板、内存和显卡来说,简直就不可思议。
创新SoundBlaster Live!标准版发布已10多年了,至今还有用户在使用
声卡的每一次进步都受到IT界中大事件的影响,而并不是去主动做出改变,每一次改变基本都是被动的,从ISA到PCI,从PCI到USB、从VCD到DVD、多声道游戏的迅速发展……这些重要的事件都改变了声卡的特征甚至形态。声卡的每一次技术上的变化都是如此,声卡只是弱势配件,它在IT配件中,依然是一个被边缘化,可有可无的配件。因此声卡的25年,并没有走出“具有声卡特色的道路”。
声卡,其对应的英文词组是Sound Card,又称Audio Card。当Adlib发明世界上首款PC声音设备时,这种设备是以插在主板插槽中的“卡(Card)”的形式出现的,之后很长一段时间,声音设备都是以“卡”的形式再出现。久而久之,这种设备被称为声卡,在港台地区也被称为音效卡或声效卡。不论在业界从业人士还是用户心中,“卡”的印象是根深蒂固的。以至于当出现外置USB声音设备时,“声卡”这一旧称仍沿用不变,这种设备被理所当然的称为USB声卡。其实,从物理形态来说,这种设备已经不再是“卡”的形式了。板载的声音设备也不再是以卡的形式存在,但也被广泛的称为“板载声卡”。对此,微软有自己的一套说法,拉开Windows设备列表,只有“声音控制器”而没有“声卡”。
外置USB声音设备也被称为“声卡”
而在专业录音领域,专业的声音设备被称为Audio Interfaces,即音频界面或者音频接口,而不管其是否内置。但非专业领域依然把这种设备称为“专业声卡”或“专业外置声卡”。
因此,关于声卡的定义出现了分歧——狭义的定义和广义的定义。广义的定义是:声卡泛指声音设备。是不是“卡”并不重要,其对应的英文词组是Sound Devices,即声音设备。而狭义的定义是,特指以“卡”形式出现的声音设备,即内置独立声卡。
板载声音设备被称为“板载声卡”
在一些严谨的学术类型文章当中,会使用到“声卡”的狭义定义,当涉及集成或者外置的声音设备时,会使用到Sound Devices这类词汇,而不会使用Sound Card。有时为了方便理解,在引用一些影响广泛的俗称时,例如USB Sound Card,会加注引号。而在面向普通读者的文章当中,一般都会使用“声卡”的广义定义。当然,我们在此专题中所提到的“声卡”,是泛指各类声音设备,包括独立声卡、集成声卡、外置声卡等。